为什么会想谈一下忙,原因很简单,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忙”。这种“忙”的状态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愈加明显,当有一桩事情等待解决或者某个人有个请求的时候,总会觉得手头太忙了,等一等再处理吧。但凡有这种情形,再加上未把待处理事项记下来排进日程时,这件事情大概率是不会再处理了,除非等到接到再次请求的时候。

回想一下二十多岁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的日子,生活是两点一线,早上起来到实验室,半夜才回家睡觉,每天上课、TA、批作业、做研究,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没什么周末可言。这样的日子却鲜有觉得自己很忙。忙是在进入三十岁以后近些年才产生的一种明显感觉,相比在学校的时候,工作时长其实并没有增加,反而缩短了,说明忙和主要从事的事项的时长和强度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那到底什么是忙?或者再清楚一点,忙的定义和本质是什么?新华字典的定义是:事情多,没空闲。这个定义似乎有些道理,但好像又不那么准确。如果仅仅是事情多的话,那在学校的时候事情也多,也没有空闲,但不会有一种忙的感觉。再来看看美国人的定义,查了一下merriam-webster词典对busy的定义(形容词,主体是人):engaged in action,等同于occupied。这个定义更着重于没空闲,似乎也不准确。再往下看形容词的其他解释时,有一条解释:full of distracting detail,给出的例子是a busy design。例子中的busy指的是没有焦点,没有重点,很繁杂。中文的“忙”没有这样的用法,更接近的可能是北方方言中的“热闹”,比如这张PPT看着很热闹。这一条busy的解释虽然是形容事物,但明显指出了一些不同于“事情多,没空闲”的特点。这种特点我认为其实更接近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口中所说的“忙”。

我们所说的“忙”应该指的是要处理的事情种类多,事情繁杂。这里对事情的描述不是指数量多,而更强调是种类多。要处理的事情种类越多,事情本身的性质跨越的类别越广,人可能就会感到越忙。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即使事情数量多,也不会觉得忙的原因,因为要处理的事情的种类并不多,甚至是单一的,全部都是和专业及学术研究有关的内容,无论是上课,批作业,还是搞研究。进入社会后,面对的事情是多样化的,工作中要处理业务项目,要搞好人际关系,要管理团队人员;家庭中要处理夫妻关系,要教育子女,要处理长辈关系;财务上要开源节流,要考虑投资创收。一下子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繁杂的事情时,人就会不自觉得“忙”起来。

事情种类多是一种客观的现象,而忙却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无论是新华字典还是韦伯字典中都会用“没空闲”来描述忙。这是客观上忙的本义,但却不是人们描述忙时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会觉得你每天都很忙,但客观上你依然是有空闲的。举个例子,你可能干着一份全职工作,业余时间和人一起经营一家公司,同时还要关注股票和虚拟货币,还在到处投资房产,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和课外辅导班要操心,你已经每天忙到不可开交了,但你依然可以有时间每天晚上吃完晚饭躺在沙发上看两集热播的电视剧。

机器在面对排山倒海的任务时,会有条不紊地处理直至完成,处理的过程中“没空闲”对机器来说是适用的。对人来说,人会疲倦,会焦虑,会逃避,于是就会产生客观上有空闲但主观上还是感觉很忙的状态。当人们讲到忙的时候,大都是伴随着负面情绪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类繁杂事务,心力交瘁,应对不暇,疲倦不已,甚至无可奈何。当然也会有另一面忙碌,人在奋斗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就有着其积极的意义。年纪增长后,很多人就会忍耐这种负面的忙的状态,认为是生活的成本,甚至是活着的成本。

所以,忙来源于种类繁杂的事务,而不仅仅是事情数量多。忙是一种人心理上产生的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的产生根源于繁杂的事情,但为什么会伴随负面情绪,下一篇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