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很多中餐馆,无论是正宗的,抑或不正宗的,宫保鸡丁是美国人最喜爱点的一道中餐。我去中餐馆经常会看见老美会用叉子吃宫保鸡丁,鸡丁和黄瓜丁还好,可以直接叉,最难夹的就是花生米或者腰果了。老美们因此也经常用手来辅助,先把坚果用手扶上叉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叉子呈水平方向保持平衡送进嘴里,为了享受一顿中华美食也真不容易。
讲这个例子不是为了研究吃,而是为了类比交易股票的方式。大部分股民对各种股神的股票投资手法喜闻乐见,把巴菲特、芒格或者达里奥等人视为偶像,努力读他们的传记或者书籍,将他们的投资理念吸收作为自己的投资方法;而且乐忠于各种股评类节目,吸收各种媒体股评家们的分析技术,为我所用。杂糅一团,混元天成,觉得在股市可以披荆斩棘,像狗皮膏药一般贴哪哪灵。这里所指的这些股民比一般的韭菜小白还要再高一个级别,至少是看得懂K线图,懂得PE/PB,知道MACD,RSI,金叉死叉的股民了,甚至都是几十年浸泡在股市的老股民。我相信每个人身边至少都会遇到这么一个股民,可能是你的亲属,朋友或同事。
民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统计说法,股市一赚二平七亏,就是股市中10%的人赚钱,20%的不赔不赚,70%的人是赔钱的。我不知道这个统计数字是否准确,但观察身边的朋友情况大致也差不多,长期赚钱的少数,一部分不赢不亏,大部分赔钱或套牢了。这就引起我的好奇,为什么这些懂得股票知识的朋友们大部分都赚不了钱呢?
首先不是技术的问题,技术指标是客观的,技术分析可能带有主观意识,但大部分还是基于客观指标数据,所以技术是具有有效性的。其次也不是股票的问题,股票的选择千千万,股价的波动上上下下,总有能赚钱的标的。我认为赔钱的本质原因在于用了不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去交易股票,就如用叉子吃宫保鸡丁是一个道理,吃的反而更艰难。
认识一个朋友,手上有几百万美金在股市。人很聪明,读过书做过生意,熟悉财报和基本面分析。这位朋友非常擅长从基本面入手,对企业的生意进行分析,对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然后进行交易。你若读到这里其实没什么毛病,这位朋友应该是属于价值投资,和巴菲特类似。但问题在于他的股票交易周期短的在一两天,长的在一两个月,很明显,他用叉子在吃宫保鸡丁。
价值投资的周期在我的认识中至少要一年以上,硬要缩短起码也要2-3个季度,一个企业要在生产流程中体现效率,或者将盈利用于投资和扩大规模都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些效应如何在短期内体现呢?几天或者几个礼拜的交易周期,在我看来其实基本面的影响不会很大,直接看看图形分析一下技术面就可以了。而再短的交易周期,比如日内交易,我觉得根本不用看基本面,即使看了也没什么用,一天内的股价波动的驱动因素和基本面的数据没什么太大关系。当然这么短的时间也根本不是投资股票,而是投机股票,这属于不同的交易理念。我业余做过一段时间的做空,交易周期一般在5-30分钟,纯粹是投机,只看图形。系统一旦触发,我的做空时机只有1-2分钟,短的甚至只有20-30秒,所以很多时候我连这个公司全名是什么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但这并不重要,也不影响盈利概率。
当然也不是说用对了方式就一定会赚钱,股市犹如一个巨大的赌场,充满了各种诱惑、陷阱和不确定性。无论是长期投资,短期交易,还是日内交易,都像是各种赌博游戏,好比是21点,轮盘,或者是老虎机。玩不同的股票游戏需要通晓不同的游戏规则,制定有不同的赢钱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开发和试验,比赌博游戏的赢钱策略要难得多,因为我一直强调股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不像赌博游戏的规则和输入是固定的,股价的涨跌目前的理论是无法建模的。而由千万只股票集合而成的股票市场是个更庞大的复杂系统。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一些技术分析方法,我更倾向于他们是股票这个游戏的走步规则,而不太属于赢钱交易策略。
吃宫保鸡丁还是得用筷子,但要吃得爽快,使用筷子的技巧必须娴熟,尤其是夹花生的水平。股票亦然。